今年的財政預案是一個平衡各方的預算,措施涵蓋了個人及廣泛行業的企業,既有應對當前疫情帶來的挑戰之即時措施,亦有為復甦鋪路的長期措施。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政府估计2021/22 年度經修訂的財政盈餘為 189 億港元,比原先估計的赤字1,016 億港元為佳,這顯示香港財政狀況穩健,也意味著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香港可以迅速回到正確的經濟軌道上。財政盈餘方面,部分來自較預期高的稅收和賣地收入,部分則來自發行綠色債券所得款項的351億港元。預計截至2022年3月的財政儲備為 9,467 億港元(相等於 16 個月的政府開支),可為未來的額外開支提供緩衝,尤其鑑於香港目前的抗疫需要。
為加強應對當前的疫情,政府將增撥大量資源用於多個項目,例如加強檢測工作、採購更多疫苗和防疫物品、提供相關服務和設施,以及緩解失業情況。
羅兵咸永道亦歡迎政府加強各項抗疫措施,包括再度推出電子消費券,而且金額比去年高一倍。我們相信這將再次提振消費者信心,並帶動本地零售業的消費,適度緩解當前疫情對香港零售業的影響。而隨著基礎配套在去年推出計劃後早已設立,預計今年所涉及的整體行政成本將相對較低。
有關禁止業主因特定行業租戶未按期交租而採取相關法律行動、終止租約或不提供服務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應能解決受影響企業的迫切需要。雖然相關立法需要盡快實施,但亦需要仔細考慮細節,以確保該措施將有利於特定對象,亦不會引起其他不必要的問題。
政府提出的住宅租金開支扣除也將減輕個人租用住宅物業的經濟負擔。每年10萬港元的扣除上限與現時的居所貸款利息扣除一致。我們喜見政府採納這項新措施,但鑑於樓價和租金持續上漲的壓力,我們希望政府適時重新檢討可扣除之金額。
針對由單一家族辦公室管理的合資格家族投資管理實體提出的稅務優惠以及航運企業的半稅優惠,將有助於吸引這些企業來港設立業務。然而,預算案並未提及對投資於固定收益或信貸策略的私募基金(包括債券基金和私募信貸基金)的措施,這些基金在現行制度下不能或難以享受利得稅豁免。我們希望政府考慮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以促進香港債券市場和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持續增長和發展。
雖然為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差餉制度無疑會提高部分業主的差餉支出,但根據政府估計,受影響的物業僅佔大約 2%,預計這不會對普遍業主產生廣泛影響。另一方面,這項措施將在「能者多付」的原則下,為政府長遠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
為履行香港對經合組織所制訂用以應對侵蝕稅基及轉移利潤行為的國際稅務改革方案(BEPS 2.0)下的承諾,政府計劃在 2022 年下半年啟動立法程序,並於2023年對大型跨國企業實施 15% 的全球最低實際稅率。政府還將考慮從2024/25 年開始對這些跨國企業徵收本地最低補足稅。同時,香港會繼續維持簡單的稅制,包括地域來源徵稅原則,以減低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我們希望政府在設計簡化和有效的合規行政程序時與受影響的跨國企業保持有效溝通,以了解他們的實際顧慮。
總體而言,政府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展現了在新冠疫情中重振本港經濟的承諾,並提出了加強長遠競爭力的措施。為確保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們支持政府投放更多資源以提升本地不同行業的人才和吸引海外的人才來港,同時投入更多資源建設綠色城市。
我們鼓勵政府致力落實及執行其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和吸引人才的措施,快速及果斷地實施這些措施對香港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了解更多
2022/23年財政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