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永道中國南部及香港地區稅務主管合夥人倪智敏表示:「2024/25年度的綜合赤字最新預算為872億港元,將令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財政儲備進一步減少至6,473億港元。儘管面對當前的挑戰,財政司司長明智地優先處理維持對公共開支的嚴格控制以及在日趨不明朗的營商環境下推動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通過各項稅務及非稅務措施,促進重點行業發展及可持續增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些措施包括引進新的稅務優惠措施並優化現有的措施,以及全方位吸引企業、資金和人才。這些措施旨在確保香港作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經濟體的可持續發展,並促進商業生態圈系統的蓬勃發展。對於這些便民利商措施,政府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予以實施,並確保其有效執行。此外,香港應繼續擴大其稅收協定網絡,以強化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羅兵咸永道南部私人客戶及家族企業稅務主管合夥人王曉彥表示:
「政府早前就優化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寬減制度進行業界諮詢,而我們亦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在該制度下的合資格投資清單中加入藝術品和收藏品,以及實施能與稅務寬減互補的非稅務措施,包括加快給予家族辦公室成員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以及簡化海外投資專業人士申請工作簽證的流程。我們期望政府能積極考慮我們的意見,並且盡快落實有關優化措施,以吸引更多海外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各項優化措施將於下月生效。由於此計劃與家族辦公室稅務寬減制度的目標相似,我們建議將這兩項措施的合資格投資清單看齊。此外,目前該計劃在計算申請人的投資額時,房地產投資金額的上限為1,000萬港元。我們建議政府提高有關上限至2,500萬港元,以確保該計劃更加公平,並讓更多投資者能夠參與。」
「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對推動香港的航運、物流及相關專業服務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歡迎財政司司長宣佈將提供稅務優惠措施以增加香港的吸引力。香港目前向不少指定行業提供8.25%的優惠稅率,我們樂見財政司司長表示將向從事大宗商品交易的企業提供類似的稅務優惠。加上政府近日在『人才清單』中加入資深大宗商品交易專才,這項措施將有助縮窄香港與主要海運司法管轄區之間的差距。」
「我們歡迎財政司司長宣佈將因應國際稅務標準的最新發展,優化船舶租賃的稅務優惠制度。在部分司法管轄區已實施且香港亦正在落實全球最低稅率的情況下,相信這能釋除業界的部分疑慮。我們支持財政司司長的建議,包括為營運租約下的船舶出租商,提供船舶購置開支的稅務扣除。」
「我們歡迎政府全力搶人才,不但會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主動邀請頂尖及領軍人才來港發展,並會優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一般就業政策』,容許具專業技術資格及經驗的年輕非學位專才來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術工種。香港除了『搶人才』也要『留人才』。我們建議政府強化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的功能,特別是為人才與合適的就業機會進行配對及提供貼身幫助,例如其子女就學問題,以確保他們能順利過渡和融入香港。」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金融服務稅務主管合夥人何潤恒表示:
「我們很高興香港致力提升本地股票市場的競爭力,包括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提到證監會已釐清相關監管規定以促進私募基金在港上市,及計劃優化改革交易機制以確保於年底前在技術上兼容T+1結算周期。為了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香港資本市場,我們建議政府豁免買方印花稅,以減低交易成本。」
「我們歡迎政府較早前就投資基金及附帶權益稅務優惠的優化措施進行諮詢。業界對此表現雀躍,並熱切盼望有關建議能夠迅速落實。因此,我們促請政府於2025年內落實有關優化措施,以鞏固香港作為領先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羅兵咸永道香港稅務分歧協調服務主管合夥人王健華表示:「我們歡迎財政司司長回應我們一直提倡的建議,表示將檢討企業就取得知識產權這方面的稅務扣除安排,包括就購入使用權所支付的整筆特許費用,和向相聯者購入知識產權或其使用權的相關開支。除此以外,我們建議政府放寬研發開支的扣稅條件,以進一步減低科研企業的成本,促進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及知識產權貿易的發展。」
羅兵咸永道香港數碼資產主管合夥人Peter Brewin表示:「為了成為新一代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必須在數字資產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領域擔當發展負責任及可持續規例的領導角色。從政策角度來說,我們必須確保在風險和機會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羅兵咸永道全球科技、媒體及通訊行業主管合夥人、羅兵咸永道中國人工智能主管合夥人周偉然表示:「鑒於當前西方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對中國用戶的訪問使用限制,以及對高運算晶片的進口限制,很多人對中國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表示關注。然而,最近DeepSeek等中國本地生成式人工智能引擎的崛起及其減少了對高性能晶片的依賴,有效緩解了這些擔憂,並有望加速中國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採用。我們支持香港善用其國際貿易基礎設施,通過結合中西方技術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並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以此加強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此外,利用無人機推動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的決心也是令人鼓舞的。政府應簡化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專案的審批流程,並加快先進空中運輸的立法。同時善用香港作為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的樞紐,與粵港澳大灣區監管機構合作,促進跨境物流創新。」
羅兵咸永道中國可持續發展鑒證主管合夥人方蘊萱表示:「淨零排放是香港一項的重要舉措,與內地的『雙碳』目標一致,而實現淨零排放離不開以下每一個因素:創新綠色技術的發展、交通運輸系統的脫碳,以及對綠色金融的支持。我們歡迎政府為企業提供的各項稅收優惠和補貼,以及持續加強人才培養政策方面以提速綠色發展。這些政策將惠及專業人士和經濟實體,我們期待香港擁有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
羅兵咸永道香港公共事務諮詢服務合夥人王君弼表示:「我們歡迎政府推動新型工業化的舉措,並預計為期兩年的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將在鼓勵企業,特別是一些高增值的中小型製造商,實現智能製造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該計劃有望幫助企業獲得有關合適的技術的專業指導,從而增強這些企業採用技術和促進其生產領域創新的信心。
知識產權的價值必須透過服務和產品的商業化來展現。對香港來說,繼續優化和商業化其知識產權庫知識產權,特別是在公共資源支援下開發的。此舉可配合擬議檢討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各項開支的稅務減免安排,這不僅可提升知識產權的經濟潛力,亦可鞏固香港在創新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羅兵咸永道香港亞太區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合夥人布樂家(Simon Booker)表示:「我們樂見財政司司長肯定基礎建設對2025年及以後實現3%的經濟成長發揮著關鍵作用。這與我們的觀點一致 —— 基礎設施被視為『對未來的投資』。
北部都會區作爲經濟引擎,儘管存在短期融資挑戰,但這可以通過加強公私營界別合作以及將商業用地重新劃分為住宅用途來應對。我們最近在香港開展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表明,這是提高項目長期財務可行性和釋放更多私人投資的關鍵。
推出土地的計劃也可發揮重要作用。令人鼓舞的是,政府主要將透過發行新債券為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提供資金,釋放這些土地的商機。這會促進項目的可行性,並透過公私營界別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私人投資。
此外,政府宣佈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的發展,並預留37億港元加速香園區第一期基建及公共設施建設,再加上會揀選的地皮作私人發展項目,亦將有利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