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4年10月17日 — 羅兵咸永道香港今天發布預測,強調香港零售業在2024年面臨持續挑戰。儘管各持份者大力提振零售業,不過2024年1月至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仍較上年同期下降8%。
2024年首八個月,隨著消費模式的變化,三個零售類別出現了下降: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奢飾品(16%)、百貨公司貨品(16%);以及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15%)。展望未來,2024年預計唯一有增長的類別是藥物及化妝品(11%)。
全球經濟不明朗、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香港股市及房地產市場表現欠佳,對本港經濟及消費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另外,美國聯儲局於9月減息0.5厘,其減息慢於市場預期。消費模式轉變、港元匯率高企以及北上消費導致需求減少等因素亦加速本港消費下降。
羅兵咸永道消費市場行業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主管合夥人鄭煥然表示:「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包括旅客消費模式轉變——内地消費者轉向體驗式和文化消費;美元持續走強導致港幣兌日圓等亞太區內其他貨幣的匯率高企,香港2024年首八個月零售額受到嚴重影響。市民出境外遊及北上深圳消費的人數增加,亦導致香港消費需求疲弱。不過,中國在前所未有的經濟衝擊下出現消費降級,中央政府最近旨在刺激消費和重振資本市場的廣泛救市措施致使中國消費者受益於財富效應,並提高其購買力。中央政府今年年初亦推出了多項惠港措施,提振市場氣氛。羅兵咸永道預計本港零售業從第四季開始將逐步改善,2024年零售總額將下跌6%,至3,830億港元。
過去幾年,與其他市場相比,香港零售業務的經營成本特別高昂。香港特區政府應提供補貼,幫助零售商克服挑戰。較低的營運成本有助提升香港零售業的競爭力。在零售市道低迷的情況下,香港商舖租金減免是真正能夠幫助零售行業和改善營商環境的必要舉措。」
正如《施政報告2024》中提及,香港特區政府透過「BUD專項基金」下的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和電商易等計劃,支持零售業的中小型企業,旨在加速數碼轉型,支援企業透過發展電子商貿業務拓展內地市場。透過把握數碼轉型並調整策略來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偏好,香港已做好充分準備,能夠成功應對這些挑戰。今年,内地各電商平台計劃在2024年雙11推出業界首創的專屬服務,並一致提前了啟動時間。這將是史上歷時最長的電商購物節。憑著一系列補貼和廣泛的優惠折扣,該活動有望在提高銷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中國内地和香港的奢侈品零售業目前正出現整合跡象,需求低迷顯示消費者支出放緩。中國一直是奢侈品行業增長引擎。中國消費者過去在手袋、手錶和珠寶等高端商品上大幅花費,現在卻因經濟不景氣而開始縮減開支。中國消費者支出的減少加劇了全球奢侈品銷售的整體放緩。此外,日圓疲弱,中國遊客紛紛湧入日本及購買高價產品,為中國本土銷售添壓。由於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奢侈品牌持謹慎態度。通脹和利率高企等因素給消費者帶來壓力,尤其是那些尋求地位象徵的消費者。此外,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黃金價格在歷史高位徘徊,金飾需求受到拖累。由於奢侈品行業的經營環境比預期中更具挑戰性,奢侈品品牌正採取果斷行動,包括成本轉型、並重新調整策略,與核心客戶重新建立聯繫,這些舉預期有助奢侈品品牌2025年及之後的業績表現。
羅兵咸永道南中國稅務市場主管合夥人王舜宜表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免稅購物和降進口稅措施,包括離境退稅、海南離島免稅,市内免税店試點以及跨境B2C進口電商,將促進中國入境旅遊和國內消費。羅兵咸永道預料2025年底海南自由貿易港將融入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所有進口商品均免關稅,並採用更簡單的稅收制度。此外,部分大灣區城市一直推動先進供應鏈管理、設計、品牌打造等專業服務,為企業和人才提供稅務優惠,香港的零售商應善用這些激勵措施,開拓新市場、新產品、新商業模式,並將我們的國際零售專業知識引入內地市場進一步深耕。」
《羅兵咸永道2024年消費者之聲調研——中國報告》
許多中國品牌和零售商目前正面臨消費市場增長緩慢和競爭加劇一連串嚴峻挑戰。大型購物節傳統上帶動大量銷售,但現在卻表現平淡。此外,消費者購物開始注重精打細算,這也削弱了大型促銷活動的影響力,促使零售促銷更加困難。整體宏觀經濟形勢復甦不平衡,強勁的工業生產與平淡的消費需求不振形成鮮明對比。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中國零售業的長期前景仍樂觀。持續城市化和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有望推動中長期消費的可持續增長。隨著市場信心改善,作爲消費市場的中堅份子的中高收入家庭不斷增加,並有望將高額儲蓄用於更多的消費支出。此外,中國政府推動綠色健康消費,加上電子商務和數碼化市場的快速擴張,為增長和創新帶來了新機遇。
中國消費市場最顯著的趨勢之一是新消費模式和場景的快速演變。在資訊科技進步的推動下,各種商業模式和消費場景配合不同的主題和地域空間不斷湧現。例如,城市漫步、國内旅遊、沉浸式城市景觀探索以及本土品牌的崛起等,反映了消費者轉向體驗式和文化消費。同時,奧運期間體育經濟蓬勃發展,公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帶動了戶外運動裝備及相關產品的需求。
在數碼化領域方面,中國消費市場見證著由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快速採用所推動的變革浪潮。這項技術具革命性,重塑了企業與消費者互動、管理營運和提供個人化體驗的方式。中國消費者願意把握和投資人工智慧技術,這為品牌創新和差異化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羅兵咸永道香港人才和組織諮詢服務主管合夥人程宇浩表示︰「零售業正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這在某些行業尤其突出。例如,香港餐飲業一直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許多餐廳很難找到合格的員工來填補關鍵職缺。越來越多的零售商開始採用AI技術來提升營運和客戶體驗,但同時他們亦面臨雙重挑戰:既需要能有效善用這些技術的熟練員工,又必須在提供服務時保留人性化元素。雖然人工智慧可以簡化流程、提高效率,但它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員工在與客戶互動時所具備的細微理解力和情緒智商。因此,將人工智慧與人力勞動結合,不僅對解決人才短缺問題極為關鍵,對培養更有韌性的員工隊伍也至關重要。」
垂注:
下載報告:https://www.pwccn.com/en/retail-and-consumer/voice-of-consumers-china-report-oct2024.pdf(只有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