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永道《2024年全球投資者調研》

瀏覽:English version

投資者認為人工智能和員工之間可兩者兼備

香港,2024年12月13日 — 根據羅兵咸永道發布的《2024年全球投資者調研》,企業面臨將人工智能投資轉化為影響的壓力。73%全球投資者表示,企業應該大規模部署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因為66%投資者期望他們投資的公司在未來12個月內通過人工智能提高生產力,63%期望通過人工智能增加收益,62%期望提高盈利能力。

該調研收集了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共345位投資者和分析師的觀點,發現投資者認為技術變革是他們投資的企業中最重要的變革驅動因素(71%),超過政府監管(64%)、客戶偏好變化(61%)和供應鏈不穩定(60%)等因素。投資者認為人工智能和員工之間可兩者兼備,74%受訪者敦促他們投資或涵蓋的企業投資在提升員工技能方面。

羅兵咸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夥人王崧表示:「根據羅兵咸永道《2024年全球投資者調研》,投資者期望在明年看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堅碩成果,並認可需要同時在員工和技能提升以及技術方面進行投資。管理層預期將會對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生產力增長,並支持以超越技術本身的方式重新塑造企業營運方面加大關注。」

中國內地和香港方面的關鍵要點:

  • 經濟前景復甦,風險意識增強:中國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持審慎樂觀的態度,54%(全球:51%)預計來年全球經濟有所增長。中國內地和香港投資者認為,他們所投資或涵蓋的公司將在未來12個月內面臨以下主要風險:宏觀經濟波動(中國內地和香港:51%;全球:34%)、網絡風險(中國內地和香港:49%;全球:49%)以及地緣政治紛爭(中國內地和香港:46%;全球:36%)。
  • 投資者倡導在員工投資和人工智能之間取得平衡,並致力於提升技能:中國內地和香港投資者拒絕在投資員工和人工智能之間作出選擇,強調公司應該同時投資於兩者以最大程度提高增長潛力。78%中國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全球:74%)認為公司應該增加對員工技能提升的投資,這反映了在科技進步的同時發展人力資本的重要性。
  • 優先將氣候行動作為核心戰略:66%中國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全球:64%)敦促公司增加旨在減少碳排放的投資。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好處包括促進風險緩解(中國內地和香港:64%;全球:61%)、高效的公司治理(中國內地和香港:64%;全球:59%)和增加競爭優勢(中國內地和香港:62%;全球:60%)。這反映企業更著重企業責任,其中環境管理被視為長期企業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可持續發展主管合夥人郭薇詩表示:「投資者應繼續優先考慮氣候行動,因為無論是透過物理風險還是轉型風險,都將對商業產生影響。雖然氣候行動的初期主要是確定方向,不过現在的焦點已經轉向透過氣候轉型計劃來落實氣候行動。實施氣候轉型計劃是一個策略過程,是一個旨在將公司及其價值鏈過渡至新經濟的行動計劃。」
 

編輯垂注:

關於羅兵咸永道《2024年全球投資者調研》

2024年9月,羅兵咸永道對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345名投資者和分析師進行了調研,並對14位投資專業人士進行了深入訪談。受訪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包括投資組合經理(21%)、分析師(21%)和首席投資官(23%),其中52%在該行業擁有超過十年的經驗。他們的投資覆蓋了多種資產類別、投資方法和時間範圍,所管理的資產(AUM)從少於5億美元到1萬億美元或更多不等;53%的受訪者所在的機構總管理資產超過100億美元。

瀏覽報告(只限英文版):https://www.pwc.com/gx/en/issues/c-suite-insights/global-investor-survey.html

Contact us

朱小然

經理, PwC Hong Kong

Tel: +[852] 2289 3033

Follow us